唐星挽傅寒深热门好文分享阅读 唐星挽傅寒深在哪免费看
的奏折了没想到现在还能如此镇定的同自己说话。 孙义听着小皇帝的话,心里有些不满。他那个折子是冥思苦想了半天,改了无数次措辞后才最终呈了上去。 本来他兴冲冲的在等小皇帝的回复,也希望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可以借此机会敲打敲右相顾强。 结果折子回到手里打开一看,上面没有多余的批注,反而在自己的名字那里画了一个大大的王八,这明显就是小皇帝对他的羞辱和嘲笑。 既然上折子不成,那自己今日就当着群臣的面说出来,朝中老臣居多,大多数应该都会站在自己的这一边。 “臣是因为昨日折子的事情。”心里气归气,但孙义表面上不敢表现出任何的不恭敬。 “昨日的折子?”唐星挽故意皱着眉头,仿佛真的把昨天的事情给完全抛在了脑后。 “朕这几日批阅折子太多,已经记不清左相上的哪个折子了,左相将折子上的话重复一遍如何?也好让大家一同想想主意。”唐星挽想到最后有些抱歉的摇了摇头。 傅寒深看到这样的小皇帝有些无语,这几日书记得不牢,倒是把这个装模作样学的了出神入化,自己就不应该在上朝之前教他如何同大臣们演戏。 孙义见到小皇帝这个样子,只得将自己折子上的话又重复了一遍,只不过在朝堂之上用词柔和了很多,远不如折子中那样义愤填膺。 “臣以为,皇上您的夫子不应当出现在朝堂之上。”孙义一句话就将自己昨日的折子给概括了。@无限好文,尽在晋江文学城 “理由呢?因为她是个女子?还是因为左相您对右相不满?”唐星挽问着孙义。 听到小皇帝的话,大家都不作声的看向了左相和右相,虽然这两人共同处理朝政,但彼此之间的不和大家早就有所感觉。 左相行事比较激进,而右相行事比较稳妥,这两种风格势必会造成两个人的摩擦。 再加上右相顾强的女儿,又是南萧史上第一个女夫子,深得小皇帝的信任,这让左相孙义感觉到了危机。@无限好文,尽在晋江文学城 孙义没有想到小皇帝就这样把话当众说了出来,就算他心里是这样想的,也绝对不能承认。 “皇上,”孙义扑通一下跪在了地上,“臣自任左相以来,与右相顾大人虽说有些分歧,但那都是为了南萧着想,连小小的摩擦都谈不上,又何来不满一说呢?” “那左相的意思是朕错了?” “臣……”小皇帝的话让孙义一时间噎住了。 自己如果就这样直接了当的说小皇帝错了,那势必会在小皇帝心里留下坏的印象,但若是说小皇帝没错,那便等于承认了自己与右相之间的矛盾。 ![]() 无论是错还是对,他都有些下不来台。 “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吗?”唐星挽见到孙义迟迟不开口,抬头打量着其他的大臣。 大臣们见到小皇帝这个样子,都纷纷避开了他的眼神。 他们哪里还不知道他现在已经生气了。因此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孙义说话,反而纷纷扭过了头。 孙义本以为会有人为自己说话,没想到自己失算了,在这样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人站出来为他说话,大家心里想的都是自身。 “左相若是不想回答,那朕替你回答如何?”唐星挽说话间还不忘了低头看一眼之前傅寒深给他写的那几张纸。 第49章 “你给朕上了一道折子, 折子里面将女子当夫子的所谓种种坏处全都罗列了出来,试图通过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例子说服朕将夫子赶出南萧的皇宫,朕说的可有错?” 唐星挽一口气说了一大段话,还不等孙义有所回复便又接着说了下去。 “你说了将现在的夫子赶出皇宫, 但你后面不但没有给朕列出合适的人选, 反而还将推举夫子的责任放在了右相的头上。” 唐星挽顿了顿:“左相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,这夫子可是太后亲自任命的, 你这是连太后都不放在眼里了吗?” 听到太后的名头, 孙义连连磕头:“皇上,臣不是那个意思, 臣的意思是……” “不是这个意思?那你的意思是方才朕说的话都是假话?” “臣……”孙义怎么也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局面, 自己从开始到现在连话都没有说上几句,就被小皇帝扣上了质疑皇上, 藐视太后的帽子。 他瘫坐在地上半天都没有起来, 这个时候自己再多说任何一句话, 恐怕都会被小皇帝抓住不放。 见到孙义嚣张的气焰熄灭了下去, 唐星挽顿觉心里舒爽无比。 谁让这个左相在折子里把傅寒深说的一无是处,今天这样的情况都是他应该承受的。若是没有那份折子,他心里还不会如此讨厌这个左相。 “有事启奏,无事退朝。”唐星挽对着身边的姜公公示意了一下, 姜公公连忙高呼了一句,这才让底下的大臣们从震惊中回过神来。 “皇上,臣有事启奏。”一直没有说话的右相顾强站了出来。 地上跪着的孙义听到顾强的话后回过了神,他抬头望着身边站的笔直的顾强, 心里一直在琢磨他是要说些什么。 是借着这个机会让小皇帝惩罚自己, 还是假惺惺的替自己求情?很快顾强的话就给了孙义响亮的一个耳光。 “马上就要到各国使臣来访的时候了,今年这次是要在咱们南萧国举行的, 不知道皇上有何想法。” 顾强连孙义的名字都没有提到,而是说出了一个南萧亟待解决的问题。虽然距离使臣的来访还有两个多月,但这是自唐星挽担任皇帝以来第一次各国使臣来访。 这次来访不仅关系到南萧的国威,还关系到南萧的领地。几年前南萧的土地已经被其他几个国家蚕食了许多,今年不能再这样下去了。 顾强的话一说完,立刻就有大臣们站出来附和:“皇上,臣等以为这件事,是咱们南萧国的头等大事,之前几年百姓们已经颇有怨言了,有很多人被迫流离失所,或是与家人处在不同的两个国家,长期这样下去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