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夏瑶古煊全文小说免费_安夏瑶古煊精彩阅读
人再是病了多年都没有办法医治的魏小姐,吃了药膳之后竟然真的就好转了。 庄大夫这会儿满腹疑惑,但是却无从问起。 走到一处茶棚,安夏瑶说道,“庄大夫忙不忙?愿不愿意一起坐着喝杯粗茶?” 庄大夫求之不得,赶忙应下,“那自然是好。” 几个人在茶棚坐下喝茶,安夏瑶给两个娃叫了小馄饨吃,然后才说道,“庄大夫要不要替我相公把把脉?” 庄大夫刚刚就在想这个问题了,只是一直都没找到机会,这会儿古煊伸出手来,他赶紧搭了脉。 古煊的脉象跟常人比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差距,但是已经非常好了,庄大夫之前就替他看过病,所以知道原来是什么情况。 要不是亲眼所见,他是绝对不会相信古煊可以从原来那种状态恢复成这个样子的,而且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。 安夏瑶喝着茶,调皮地笑了笑,“怎么样啊庄大夫?我就说我会把古煊治好的,现在您觉得怎么样?” “好,老夫行医几十年,能让老夫佩服的没有几个人,陈娘子算一个。” 安夏瑶道,“您没忘了吧?当初我说过,如果我治好了古煊的病,您要答应我一件事的。” 古煊挑挑眉,原来在他不知道的时候,娘子竟然还把他当成了赌注…… 庄大夫摸了摸胡子,“陈娘子想让老夫做什么,但说无妨。” 安夏瑶眨了眨眼睛,“很简单,我想送给仁济堂一个挣钱的法子,和仁济堂合作,开一家只卖药膳的医馆。” 第67章赌约 安夏瑶的药膳能挣钱,庄大夫对此深信不疑。 虽然他只看到了两个病例,但是的确都是有效的,而且还都是疑难杂症。 安夏瑶身上的那股自信,只要是接触过她的人,只怕都没办法不把她的话当回事,这姑娘就是很有本事。 这个药膳只要是有了名气,绝对不愁赚钱的事,那些高门大户的夫人小姐不知道会多喜欢。 有病可以治病,没病可以养身,味道还很不错,不遭罪啊,家里不缺钱花的哪里会不愿意? ![]() 但是这么赚钱的买卖,她又为何要拉着仁济堂一起呢?明明她自己也可以办到。 庄大夫想到了这一点,也就问了出来。 安夏瑶喝了口茶,笑着说,“我到底年轻,又是女子,如果我靠着我自己开一家药膳堂,要花多久才能让人信服?” “虽然也不是办不到,但是背靠仁济堂,事情不是更简单一些吗?再者,我并不想那么招摇,在仁济堂看病时,有一位李大夫护着,开办药膳堂,还是得有人站在前面,这一次得是仁济堂。” 她一说庄大夫也就明白了,更是惊讶她的聪慧。 一般人要是有一身本事,只怕是又想挣钱又想要名声,而她不一样,她愿意让利,也不贪图那些好名声。 俗话说,人怕出名猪怕壮。 出名除了能收获更多崇拜和赞许的目光之外,还会遭人妒忌,遭人暗算。 试想,要是有人时不时在背后放冷箭,你就是挣再多钱也没办法安心花啊,总是提心吊胆的。 安夏瑶就很聪明地将仁济堂拉来挡箭,她出点子,仁济堂露面,大家一起赚钱,仁济堂在永和镇也算一棵大树了,如今又得魏员外信任,更是不怕事了。 药膳堂开起来,要是遭同行妒忌,那被针对的也是仁济堂,而他们也有办法应对,但是如果换成她,那就要麻烦很多了。 背靠大树好乘凉,拉个厉害的入股,虽然少赚一些,但是更安心啊,自己一家人也能继续安稳过日子。 庄大夫哈哈大笑,摸了摸胡子,“陈娘子果真奇女子也,过些日子东家过来,我会将陈娘子的意思转达,我想我们东家应该不会放弃这个扬名的机会的。” 安夏瑶笑着点头,“那就等庄大夫的好消息。” 庄大夫先走,古煊和安夏瑶等着两个孩子吃完了馄饨才带着他们离开,这会儿快到中午了,他们又买了两样熟食带回家,结果在酒楼门口碰上了庐山明和刘勋。 安夏瑶挑眉,这两个人成天下馆子啊? “古煊,你这一回考得怎么样啊?再怎么说你也是和我一家书院读书的,要是考了倒数,那我都跟着丢人啊。”庐山明十分傲气地说道。 古煊看他一眼,“还是操心操心自己,要是我不仅考上了,入学之后分的班还比你好,那才叫丢人啊。” 庐山明仿佛听了什么了不得的笑话似的,“看样子你还挺自信啊,我今日就把话放在这儿,你要是分的班比我好,那我宁愿退学!” 古煊点点头,“你自己说的啊,可别反悔,你也听见了吧?” 他问的是刘勋,刘勋没说话,轻轻地点了下头,但是觉得这个赌约真的非常无聊。 古煊几年没上学了,能考到中间水平都已经不错了吧,怎么可能考得进岳山书院,就算是进去了,也绝不可能会比庐山明好。 “反悔是小狗。” 今日到镇上来是想打听一下出成绩的事,结果正事儿没打听到,反倒是和人定了个莫名其妙的赌约,古煊自己都笑了。 等他们走了,庐山明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,“他还没说他输了怎么办呢。” 刘勋说道,“反正他也不会入学的,不必在意。” 另一边,安夏瑶也忽然想到了这个问题,“所以你要是输了,就什么惩罚也没有?” 古煊无所谓地道,“他自己不提的,又不怪我。” 安夏瑶乐坏了,这人有时候还是挺腹黑的,要是庐山明输了就退学,他要是输了估计就说一句,“好吧,还是你厉害些。” 不过看他这自信满满的样子,应该也不会输吧? 应该没几天就会公布成绩了,说实话,古煊自己也有点儿按捺不住,又紧张又期待,不知道结果会是什么。 与此同时,岳山书院的所有老师都在认真地批阅试卷,每一份试卷都仔细看了,一点不敢马虎。 岳山书院开办虽然只有二十来年,但是培养出来五十多名举人,十名进士,在京城做官的都有两人,正是因为严谨的办学态度才吸引了无数人才来此读书。 岳院长不会做个甩手掌柜,所有的试卷评阅之后,他还会自己看一遍,不是抽查,而是所有都要看,要是觉得有评得不合适的,还会召集书院的老师们一起商议。 在这样的监督之下,书院的老师们根本就不敢徇私舞弊,所以岳山书院读书人都想进,却没那么容易进,就算是公开考试也没法找关系走后门。 大部分的评阅都是没有争议的,只有一小部分,的确是需要所有老师重新商议一下,特别是名次排得靠前的几人,这个排名必须要能服众。 本来现在已经能公布结果了,只是白身录取的五人中,实在是太难抉择了,毕竟参考的有近百人,只录取五个人,这个就必须要慎重,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