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直播,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钱多多李世民完整版最新小说大结局,历史直播,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免费完结版
【秦灭六国的第四个目标是魏国。
先灭亡魏国,有利于秦国集中全力来歼灭楚国。】 楚国国君们:不知道魏国国君们现在是什么感受,反正他们听得挺难受的。 魏国国君们:…… 只有秦国国君们:哈哈哈哈哈哈~ 【三家分晋后,魏国的第一位国君是魏文侯,他率先实行社会改革,重用士阶层出身的如李俚、吴起等文臣武将,开创了战国时的变法运动,使魏国成为战国初年最为强盛的国家。 其子魏武侯继位后听信谗言,解除了吴起的职务,使魏国的有识之士寒心离去,魏国在对秦战争中屡屡失利。 魏惠王即位后迁都大梁,修水利凿鸿沟,开创选拔“武卒”的制度,令惠施制定法令,在魏国再度实行社会改革,曾一度复强。 然而魏惠王后期,魏国在同齐国的桂陵、马陵两次大战中惨遭失败,军事实力大损,再也无法恢复元气。 之后,信陵君公子无忌专权,贤能之士在魏国已不再得到重用,因此在同秦国的军事斗争中接连失利,尤其是在秦昭襄王时期。】 [战国人才输送基地——魏国。] [我知道的就有商鞅、孙膑、公孙衍、张仪、范雎、吴起,其中四个去了秦国,一个去齐国,一个去楚国。] [魏国:是我帮助秦国横扫六国、一统天下的!] 魏文侯魏斯:苦恼,他做再多,也抵不过子孙不争气啊,心里怪不是滋味的。 此时的秦国政治腐败,秦人对秦君很失望,现在还能趁势灭了秦国,以后就不会有这机会了。 只是……唉,赵、楚等强国在魏后面虎视眈眈,如果魏对秦出兵,他们定会趁虚而入。 至于天下诸侯联合,魏文侯压根不抱希望,各国根本不可能齐心。 但就这么白白放过这机会,他又不甘心。 难搞。 【在吕不韦任秦国相国期间,秦军先后攻取了魏国一些重要战略要地及城池,形势对魏国十分不利。 秦王政亲政后,重创赵国军事实力时,魏国慑于武力,被迫将部分土地献给秦国。 韩、赵两国被灭,燕国破亡,魏国无力同秦军抗衡,灭亡魏国又有利于灭楚国。 公元前225年,秦王政派王翦之子王贲攻打魏国,魏都大梁城被包围。 王贲用水攻的方式,引河沟之水淹灌大梁城。 河沟就是从黄河引水的灌溉水渠。 水围三个月后,大梁城墙出现塌陷现象,在灭顶之灾下,魏王假出城请降,魏国灭亡。】 [司马迁用“屠魏”来形容水淹大梁城,大水应该淹死了很多魏国百姓。] [不管什么战争,只有百姓是最无辜的。] 天幕下许多人点头,是啊,只要打仗,他们这些普通人就是最惨的。 李世民深以为然,他就是从隋末乱世中走出来的,知道百姓有多苦。 【秦灭六国的第五个目标是楚国。 楚是秦兼并六国的又一大强敌。 几代秦王都曾多次投入大量兵力,为此付出过巨大的代价。】 [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”屈原就是楚国的。] [楚汉争霸,秦末楚的存在感是六国中最强的。] [西楚霸王项羽!] 屈原抬头,原来后世还知道他。 “楚虽三户,亡秦必楚。” 秦朝众人不由想起这句楚人谣,虽然最后的胜者是那个汉,但楚国残余势力绝对不容小觑。 “去查。”嬴政利索下令。 楚国姓项,很大可能是项燕的后人。 泗水郡的一个院落,少年项籍扔下手中的竹简,兴冲冲对着叔父道:“叔父,是楚!是楚!” 项梁看了眼散落的竹简,气不打一处来:“我没聋,你把竹简收好。” 这臭小子就是不想读书识字。 心里却很是担忧,他给侄子准备好的字就是羽,那个西楚霸王十有八九就是他侄子了。 天幕这么一透露,项氏危! 刘邦咂舌:“项王似乎还挺受欢迎。” 张良摇头不语,西楚霸王虽有勇无谋,但为人彪悍,有人喜欢不奇怪,但当皇帝还缺点。 【春秋时期,楚国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南方大国,与晋国长期争霸中原,是领土辽阔、势力雄厚的强国。 战国初年,楚国的疆域在“战国七雄”中依旧是首位。 公元前391年前后,楚悼王重用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,一度富国强兵。 吴起变法失败后,屈、景、昭三家宗室贵族一同把持着楚国军政大权,使楚国政治腐败,在对外战争中接连失利,丢城丧地。 在秦昭襄王时期,白起在对楚战争中取得一系列胜利,使楚国领土和军事受到严重损失。 但楚国依旧是东方大国,仍具有相当强的军事实力。】 [“凡天下强国,非秦而楚,非楚而秦”,“横成则秦帝,纵成即楚王”。] 项籍撇嘴,暴秦无道,亡他楚国,将来他一定会灭秦复楚的。 【所以在韩、赵、魏、燕尚未扫平时,秦国不会贸然发动灭亡楚国的战争,以免几国联合攻秦。 灭魏后,秦国正所向披靡、锐气正盛,即将对楚国发起全面进攻。 秦王政很重视这场战争,召集秦国众多武将,商讨方案。 秦国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,李信自信放言:“只需20万人,便能平定楚国。” 老将王翦则认为:“非60万人不可。” 李信年轻无畏、气壮志满,秦王政对他颇为欣赏。 又见王翦说要60万大军,觉得他有些年老怯敌。 秦王任命李信及蒙武率20万大军南下攻楚。 王翦见此向秦王请求告老还乡,回到家乡频阳东乡。】 [注意注意,秦王另一“名句”即将出现。] 秦朝。 李信脸庞通红,被臊得不敢去看周围同僚的眼神。 陛下有容人之量,他犯了那么大的错也没杀他,幸亏还有王老将军力挽狂澜,不然他死都谢不了罪。 嬴政心觉不妙,以后世人的促狭,这个名句恐怕不对劲。 但他觉着当时也没什么特殊的事啊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