盘点各朝历史八卦(赵簌簌)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_(赵簌簌免费阅读)盘点各朝历史八卦全文在线完本阅读
所谓合邦,就是吞并中国,只是换了一个好听的说法罢了。 刘彻气笑了:“这都能被骗、这么大的事要是被骗了,输掉的可是一个国家!” 还是认知不够的缘故,居然真信了外国人的鬼话。 嬴政不悦道:“如此愚弄我华夏,他们竟然也信以为真?” 变法变法,不是让你把国家变没啊! 【维新派不懂国际常识,难道李提摩太也不懂吗?这完全就是一个外交骗局,利用维新派不懂国际常识,诱骗他们将清政府的权力移交给外国人,其心可诛。一旦真的合邦,华夏就会沦为列强的附属国,什么独立自主,想也不用想,我华夏先辈们所面对的局面会比原本更加艰难。维新派并无卖国之心,但他们明明承担着责任,却依旧做出了错误的选择,总是要承担责任的。朝臣们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这样的做法,让日本前首相当顾问,又搞什么中日合邦,这不就是卖国吗?御史杨崇伊向慈禧太后呈递奏折,指责维新派任用伊藤博文,祸乱天下,请太后训政。】 雍正皇帝冷冷地说:“如此看来,也只能请太后训政了。” 不是他保守,也不是他不同意变法,实在是这变法不太靠谱啊! 若是这变法真的有利于大清,得罪天下人也就得罪了,只要他们有能力收场也就罢了。 可中日合邦一事,彻底触及到了他的底线。 大清沦为日本附属国——列祖列宗,乃至于华夏历代英雄豪杰都会气活过来吧? 康熙皇帝低低地说:“真是好手段啊,届时我大清不就成了外国人的那什么……殖民地?” 【慈禧太后接到奏折以后,立即从颐和园赶回紫禁城,直接进入光绪皇帝的寝宫,把所有奏折都搜走,又将光绪皇帝送到瀛台,相当于把他囚禁起来。慈禧太后重新训政后,便大肆打压维新派,康有为、宋伯鲁等人均被革职。除去维新派触动权贵利益之外,还有一个原因,也是让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关系彻底破裂,戊戌六君子被杀的导火索。维新派并不是站着不动让慈禧太后收拾的,他们也曾做出相应的应对,也就是围园杀后事件。】 乾隆皇帝眉头紧皱,最后一叹:“也只能如此了!” 皇帝还年轻,不懂事,多教导一二也就是了,还能把他废了不成? 可看到最后,他的目光顿时凝固了:“围园杀后?这个后,莫非是慈禧太后?” 维新派要杀慈禧太后? 康熙皇帝怒斥道:“糊涂,再如何,她也是皇太后,也是皇帝养母,杀了她,如何对天下人交代?!” 以孝治国,不是说着玩玩的,哪怕你偷偷杀,也比真刀真枪来得要好啊。 【在光绪帝一下子罢免六位大臣之后,慈禧太后就已经非常不满,尤其是光绪帝让维新派顶了六大臣的位置,还把李鸿章赶出总理衙门,又与伊藤博文扯上关系后,慈禧太后便已经动了破坏变法的心。慈禧太后有一个亲信名叫荣禄,任直隶总督,手握京津地区的兵权。慈禧太后不断联系荣禄,恰好当时又要举办天津阅兵,便有传言说慈禧太后要趁带皇帝去阅兵的时候把他废掉。光绪帝大为惊慌,让维新派想办法,围园杀后计划便出炉了。】 刘彻道:“废掉还不至于,顶多是软禁罢了。” 皇帝不懂事,皇太后训政是理所当然的,但是废掉皇帝,又是另一回事了。 康熙皇帝震惊了:“这就是他们想的办法,直接杀了慈禧太后?” 说得难听点,如今的光绪帝并不是大清的实际统治者,慈禧太后才是那个能镇场子的人。 本来朝臣对变法就已经心有不满,再杀了慈禧太后……大清肯定会乱起来的吧? 慈禧太后再如何,也是一个掌权多年,根基深厚且有法理支持的太后。 光绪帝杀死自己名义上的母亲,这是在自掘坟墓。 不仅是国内,还有洋人,他们又会作何反应?总不可能干看着不动。 【维新派准备与袁世凯联手,夺取荣禄兵权,入京包围颐和园,由敢死队员将捕杀慈禧太后。袁世凯曾参与过强学会,手里又有兵权,维新派已经没有别的人选了,袁世凯是他们最好的选择。但慈禧太后回到紫禁城后,袁世凯就马上向荣禄告密,直接出卖了光绪皇帝以及维新派。戊戌变法在慈禧太后的干预下宣告失败,新政被废除,康有为、梁启超出逃,谭嗣同等六人被杀,还有一人被监禁,一人被流放。围园杀后计划虽然没能成功实施,但已经让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的关系走到了无法回转的余地。】 第758章 韩国案例 乾隆皇帝呵呵道:“突然就庆幸袁世凯告密了呢。” 正常情况下,大臣背叛皇帝投靠太后,这是不对的,但以当时的情况来看,袁世凯的选择并没有错。 围园杀后若是成了,就要任由光绪帝及维新派乱搞,很可能真要卖地换钱,还要和外国人合并。 若真有那么一天,他死了都得从陵墓里爬出来,分分钟掐死那个不孝子孙。 邓绥叹道:“若只是母子二人争权,倒也罢了,总不能因为这事就废了皇帝,或是杀了他吧?” “可皇帝动了杀心,还准备动手了,这就不一样了。” 本来这对半路母子就没什么真感情,现在闹到你死我活的地步,囚禁已经是最好的收场方式了。 武皇后笑道:“我突然理解未来的自己为何会废掉亲儿子了。” 李治饶有兴味地说:“为何?” 武皇后道:“蠢不可怕,坏也不可怕,可怕的是又蠢又坏。” 相比之下,她儿子竟然算是一个孝子了呢——起码儿子没跟外人一起谋划要杀她。 哦,好像没什么可比性,慈禧太后不是光绪帝亲母,但她李弘等人却是她亲自生的。 【如果没有这件事,即使光绪皇帝搞变法失败了,那慈禧太后可能也只是重新训政,不会把光绪皇帝怎么样,顶多就是活得憋屈点。但问题是光绪皇帝动了杀心,他要杀了慈禧太后,偏偏慈禧太后又不是什么菩萨,自然要还以颜色。她虽然是个不肯放权的太后,但她本质上是一个看家守业的寡妇,没害过光绪帝这个养子,可养子要反过来杀她,这是说不过去的。据说慈禧太后对此事很震惊,但她活着的时候从不提这件事。】 吕雉冷笑道:“做母亲的再刚强,儿子不成器,又有什么办法呢?” 刘邦笑得很无赖;“自己生的,还能塞回去不成?” 刘盈跪坐在一旁,一句话也不敢说,他无比清晰地意识到,自己已经被放弃了。 刘彻道:“这么说也是,祖母在世的时候,也总是妨碍我,可我从没想过要杀了她。” 无论有没有母子情分,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终归是名义上的母子。 养子杀了养母,这个养母还常年照管家业,怎么说都是前者丧心病狂了。 可光绪帝常年生活在慈禧太后的控制下,抱负不得施展,对慈禧太后产生杀意也是正常。 还是那句话,要杀,就偷摸着杀,别给人留下话柄。 一旦背上不孝的名声,就是给人留下可供攻讦的空间。 【我们可以对比一下,围园杀后事件和伊藤博文事件,在当时其实都是有原型的。慈禧太后的原型是朝鲜闵妃,也就是明成皇后,闵妃生前并不是皇后,而是清朝附属国朝鲜的王妃,后来随着丈夫高宗的升格成为皇后,后来高宗自称皇后,闵妃也就成了明成皇后,我们以闵妃来称呼她即可。闵妃出身名门,嫁给了朝鲜高宗李熙,虽然最初不受宠,但她实际上是一个很有手段的女人。当时的朝鲜高宗并无实权,由其生父兴宣大院君摄政,实行闭关锁国,独裁长达十年。】 【闵妃本是兴宣大院君的亲戚,但她并不忠于对方,也不愿受其摆布,韬光养晦,最终成功夺权,大院君十年的势力就在闵妃的操纵下一夕崩塌。高宗懦弱,朝政自此由闵妃外戚集团掌握,统治朝鲜二十余年,与慈禧太后颇为相似。后来日本军人闯入朝鲜王宫,挟持高宗,闵妃自己则被两个日本浪人杀害,尸体被浇上汽油焚毁,尸骨无存,这么一看,是不是与围园杀后事件相似呢?】 康熙皇帝警惕道:“这什么意思,莫非是其中有日本人的参与?” 天幕说得没错,围园杀后和闵妃被杀的过程确实很像,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