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

: 悠悠分享故事小说 浏览内容

许七安临安(大奉打更人)免费小说完整版阅读-(许七安临安)最新章节在线阅读

qingyu 悠悠分享网 2025-01-24 10:33:47 11

14年的状元。次年致仕,回到云鹿书院治学,二十二年间,桃李满天下,成了天下闻名的大儒。

  他本该有更好的前程,入阁拜相不在话下,却在最鼎盛的时候黯然离开官场。对于此事,士林间众说纷坛,有人说他得罪了陛下,才不得不致仕。

  有人说他是得罪了当朝首辅,手段不如人,才灰溜溜的卷铺盖滚人。

  但不管怎么样,二十二年后,他终于又出山了。前往青州出任布政使。

  真正的封疆大吏。

  另外两位的身份同样不低,不说在云鹿书院里的地位,单是在外的名声,就不输紫阳居士。

  穿灰袍,蓄山羊须的叫李慕白,大国手,曾经号称棋道天下第一,五年前与魏渊魏公手谈三局,皆败,怒摔棋盘,从此再不下棋。

  穿蓝袍的叫张慎,兵法大家,早年所著的兵法六疏至今还是大奉武官、将领的必读刊物。

  是大奉唯一一位可以与魏渊相提并论的兵法大家。

  亭外站着一群送行的学子,都是云鹿书院颇具潜力的学生。

  许新年就在其中。

  “紫阳先生终于出山了,若是能得他赏识,将来我们在官场必定官运亨通。”一位相熟的同窗低声道:“辞旧,你准备好诗了吗。”

  我哥给我准备了而且是半首七律许新年望着亭内,淡淡道:“潦草准备半首,永叔,你过于功利了。”

  七律诗有着严密的格律,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,由联,共四联。

  许七安给他的七律只有两联。许新年饭后追问,堂哥支支吾吾的岔开话题,就是不给后两联。

  “这不是功利,学海与宦海一样,苦做舟,钻营为浆。”好友说,似乎知道许新年不擅诗词,便没有多问。

  “永叔说的没错,而今官场风气腐败,胥吏配合贪官鱼肉百姓,连年天灾,若想改变局面,心思就得活络些。”另一位学子参与话题。

  叫永叔的学子点点头,看向许新年:“你总说诗词是小道,可你文章做得再好,几十年后,谁还记得你可诗词,是能传世的。”

  诗词就是小道,不能治国,不能利民,就是附庸风雅许二郎刚想这么说,考虑到自己现在正准备用附庸风雅的小道取悦老前辈,把话吞了回去,含糊的嗯了一声。

  永叔诧异的看着他,竟然没抬杠

  大国手李慕白叹了口气:“杨兄,你当年要有他们一半的玲珑,也不会蹉跎二十余载。”

  紫阳居士笑了笑。

  “这话不对,”兵法大家张慎失笑饮茶:“杨兄野心勃勃,是在为立命境铺路。”

  闻言,紫阳居士喟叹道:“终究还是被人排挤出官场了。”

  “这不是你的问题,国子监出身的那帮人,不会看着我们云鹿书院翻身的。”

  “哼,一群只知道媚上欺下,玩弄权谋的小人,两百年不到,就把天下祸害成这般模样。”

  此事涉及到一桩很有意思的历史。

  儒家起源于圣人,白鹿书院作为圣人大弟子开创的学院,自诩儒家正统。事实也是如此。

  但在两百年前,因为争国本事件,彻底被当时的皇帝所厌弃。

  恰逢此时,白鹿书院出了位叛徒,白鹿书院自己是这么认为的。

  那位叛徒原是白鹿书院的一位教书先生,借此机会自立门户,以存天理灭人欲理念取悦皇帝,在皇帝的扶持下成立国子监,成为一代宗师。

  打那以后,国子监取代云鹿书院,成为朝廷官员的主要输送机构。

  儒家正统之争,也因此延续了两百年。

  紫阳居士沉声道:“我此去,为白鹿书院开疆拓土,奠定官场根基,但想重振书院往昔风采,我一个人是不够的,需要我等齐心协力,更需要优秀的年轻人。”

  李慕白和张慎相视一笑,后者扭头,望向亭外的学子们:“有没有人愿意赋诗一首,送一送紫阳居士”

  “吟诗就得有彩头,不然没意思。”紫阳居士摘下腰间一枚紫玉:“博头筹者,可得玉佩。”

  玉佩紫光流转,神异非凡。

  亭外的学子眼睛齐刷刷的亮起,大儒随身玉佩,受才气洗礼,内蕴神奇,如果他们能够得到,绝对是大有裨益。

  同时,紫阳居士用紫玉做彩头,还有一层更深的寓意。

  长者随身之物,只赠晚辈和学生,也就是说,拿了这块玉佩,小老弟,你就是我的人了我的学生了。

  “学生愿赋诗一首,为紫阳居士送行。”一位穿青色儒衫,腰环玉佩的挺拔学子,跨步而出,朝着亭子里的三位大儒拱手。

  李慕白笑道:“这是我的学生朱退之,颇有些诗才。”

  紫阳居士微笑颔首。

  待那位叫朱退之的学子吟诵了送行诗后,紫阳居士脸上笑容愈发深刻,显然是非常满意。

  “不错。”兵法大家张慎赞了一句,没有多加点评,在座的两位大儒都比他有诗才。

  但好的开端,未必有好的结尾,接下来的场面大概可以用狗尾续貂来形容。

  后边的诗词差强人意,勉强合格。

  李慕白感慨道:“自从国子监重新为圣人典籍集注,存天理灭人欲,天下学子只能拘泥于经典,埋头于词章。久而久之,便陷入了桎梏辞章、支离繁琐的境地不能自拔。文章诗词再无灵性。”

  说到后面,痛心疾首起来。

  这也是儒家近代开始衰弱的原因,往前推两百年,儒家的名言是:佛门很棒,道门很赞,矮油,术士也不错。另辟蹊径的蛊师巫师也很有灵性,值得表扬哦,粗鄙的武夫请你出去,这里是文雅人的聚会。顺便把妖族的异类一起带走。剩下在座的诸位,恕我直言,都是垃圾

  当初的儒家就是这么吊。

  现在呢

  各大修炼体系:怎么回事啊,小老弟

  儒家瑟瑟发抖:mmp。

  紫阳居士叹息一声,“罢了,不提这些。诸位学子,还有谁愿意赋诗”

  半晌无人。

  朱退之盯着紫玉,目光炽热,觉得这是他的囊中之物。

  “先生,我有一诗。”许新年走出人群,来到亭边。

  他是特意沉默到现在,他为人低调谦逊,不想太早抛出好诗让同窗尴尬。绝对和他曾经与朱退之互相口吐芬芳没有半毛钱关系。

第20章 半阙七律惊大儒

  “许辞旧,我的学生,深谙兵法,是个可造之材。”兵法大家张慎介绍了一句,是个不会作诗的。

  这句话压在心里。

  张大家有些奇怪,你又不会写诗,冒头出来干啥。

  自以为紫玉势在必得的朱退之,听到声音,先是警惕一下,见是许新年,便没当回事。

  只是瞥了他一眼。

  同窗数年,不说知根知底,对彼此的长短还是有数的。

  许新年在策论方面出类拔萃,兵法亦有造诣,诗词就难登大雅之堂了。

  玉佩还是我的。

  学子们的目光落在了许新年身上,他享受着众人的注视,神色中透着目中无人,望向温吞挂在天空的太阳:

  “千里黄云白日曛。”

  大国手李慕白颔首抚须,这一句只是简单的叙述景色,但开阔的胸襟跃然纸上。

  “北风吹雁雪纷纷。”

  现在是入冬时节,雪还没来,但不远了,这句不算夸大。

  日暮黄昏,大雪纷飞,于北风呼啸中,见遥空断雁,画面感一下就出来了。

  这两句背景渲染的很好,正契合了这场送行。

  张慎极为惊讶,仔细审视许新年,以他这学生的诗词水平,这两句七言,想必是呕心沥血之作了。若能保持水准,说不得能与朱退之一较高下。

  三位德高望重的大儒里,诗词水准最高的紫阳居士咀嚼着两句诗,心情莫名的有些怅然。

  千里、黄昏、北风、孤雁、雪落纷纷勾勒出了萧索凄凉的画面。

  他这不是出仕,而是被贬了似的。

  然而,还真点中神韵了。

  这次出仕,看似被朝廷重用,授予权柄。但国子监出身的那帮势力,会眼睁睁看着他平步青云

  会任由他为白鹿书院在官场打下根基

  此去青州,其实是前途未卜,前路渺渺。

  突然,许新年打开双臂,俊美的脸庞在温煦的阳光映照中,透着美玉般的无暇与精致。

  他振臂,直视紫阳居士,掷地有声的吐出最后两句:

  “莫愁前路无知己。”

  “天下谁人不识君。”

  亭里亭外,瞬间寂静。

  俄顷,在场众人鸡皮疙瘩起了一身。

  朱退之僵硬的一点点转过头去,愣愣的看着傲然而立的许新年。

  “莫愁前路无知己,天下谁人不识君。”李慕白振奋击掌:“绝了”

  前两句透出悲凉气象,后两句峰回路转,让人豁然开朗,鼓舞人心。

  张慎沉看着许新年,沉默了。

  好诗词


本为悠悠分享网频道提供,版权归原作者qingyu所有,转载请注明出处

相关阅读

相关分类